日子如流水而过,自魏父去东平已一月有余。
在此期间,魏爷魏奶领着琼娘、魏秀、刘氏、雪芽等一大家子人将山下六亩的高粱、玉米,还有山腰上种植的地瓜、大豆、花生陆陆续续的收割完毕。
又重新种下新的农作物,山下的六亩良田,四亩种上了小麦,还有两亩种了红薯。山腰的荒田上种了白菜、萝卜和土豆等应季蔬菜。
一家子忙忙碌碌了大半个月,才终于将所有的粮食全部收入仓中,所有人都长出了口气。
这天傍晚,琼娘看着厨房满满的食物,下决心做一桌好菜,犒劳犒劳大家。
琼娘走进鸡圈里,寻了一只老母鸡杀了。
热水褪毛,开膛破肚。清洗干净之后,放进瓦罐里,盛入清水,放入八角、桂皮、红枣、枸杞等作料煨鸡汤。
琼娘又从橱柜里舀出两碗玉米面,到入清水,揉成光滑的面团,然后静置醒发。
大灶旺火,上两层笼屉。下层笼屉正在焖至高粱饭,上层笼屉里放置着地瓜。
琼娘打开笼屉,用筷子轻轻戳了戳地瓜,感觉八成熟了。
便夹出两个地瓜,去皮,捣制成泥,再加入适量的食盐。
将之前发好的玉米面与地瓜揉成一团,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然后擀成厚薄适度的小圆饼,刷上一层薄薄的猪油,在撒上一层黑芝麻,放入饼铛中焙熟。
这样焙出的饼咸香可口,又略带一丝甜味。
琼娘忙碌中抽空看了眼瓦罐中的鸡汤,将整只鸡捞出,骨肉分离,将骨架继续放入瓦罐中继续熬汤。
剩余的一部分鸡肉撕成条状,放入熬得香浓的粥里,做成了美味的鸡丝粥。
另外的一部分鸡肉放置微凉,切片装盘,一道白切鸡就做好了。
琼娘还精心调制了一碗酱汁,搭配白切鸡,美味十足。
琼娘又炒了几道菜,香菇酿藕丁,清炒莴苣,还有红烧茄子。
琼娘在厨房忙忙碌碌的时候,石头站在厨房门口,闻着香气,咬着指头直喊饿。
琼娘数了数,应该够吃了,便将饭菜一一端去正堂,便喊众人吃饭。
“哇,好香,还是琼娘你的手艺好。”魏秀看着桌上的饭菜,乐的给琼娘直竖大拇指。
“还不快帮我”琼娘嗔怪道。
一家人慢慢落座,魏爷看着满座饭菜,赞赏的点了点头。率先下了筷子,众人也随着提筷子开始吃饭。
“琼娘啊,你卖卤煮卖了不少钱吧,咱们家现在都可以吃上这么好的饭菜了......”刘氏一手拿着一个饼子,不停的夹饭菜往碗里塞,一边还斜觑着琼娘,酸溜溜的开口道。
琼娘放下碗筷,心知肚明。刘氏这是嫉妒了,卖卤煮的钱都交给魏奶了,刘氏得不到半点好处,心里开始不平衡了。琼娘看了下魏奶。
魏奶在刘氏开口的时候,就忍不住重重搁下了饭碗,“翠花,你想干啥?两个孩子做点小买卖,挣了点钱还不忘交给我补贴家用。你要是有什么不服,你也可以学琼娘做点小生意,到时候你想干啥我都不管你......”
刘氏被魏奶训得不敢吭声,低头只顾着往碗里刨饭。
琼娘见此嘴角微微翘起。
又过几日,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。
一大早,魏爷就去后山砍了几支茱萸,由魏奶亲自给家里的几个孩子佩戴在身上,祈祷孩子们未来百事俱高,家中兴旺顺达。
魏奶从前几日就开始准备,把糯米磨碎过筛,反复几次直到糯米磨成细粉,大米也磨成细粉。
将糯米粉、大米粉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加水,搅成糊状。做成各种形状的花糕,然后放入笼屉蒸熟。
红豆挑出沙粒,用清水反复淘洗,之后也放入笼屉中大火蒸制半个时辰。
在把红豆取出,捻成糊,放入适量细砂糖,加水,放入锅中继续熬煮,直到熬成红豆酱。
家里还有去年腌制剩余的桂花酱,糯米糕出锅后,涂抹上一层红豆酱,在放入一勺桂花酱。如此,重阳糕就做好了。
魏家村过重阳节的习俗一直都是做重阳花糕,饮菊花酒。
到了晚间,一家子凑在一块热热闹闹的分吃了重阳糕,一人饮一杯菊花酒,重阳节就算过完了。
重阳节之后,一家子又恢复了往常忙碌的生活。
琼娘、魏秀和雪芽三个轮番去镇上卖卤煮,魏奶压着刘氏每天在家里打络子,裁棉衣,做鞋子。天气越来越冷,衣服鞋子都要提早备好。魏爷每天守着庄稼,侍弄的很勤快。
这天琼娘从镇上摆摊回来,魏奶特意把琼娘叫去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搞笑小说网【gxbljx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农门小娇娘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